住建部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决定在部分省(区、市)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试点。


八项试点

监理单位向政府报告质量监理情况试点

监理单位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工程质量监理情况,充分发挥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同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提升政府监管效能。

         解读:此次八项试点将监理单位放在第一项,体现住建部对质量安全控制的决心。


工程质量保险试点

开展工程质量保险工作,健全工程质量保证机制,培育工程保险市场,逐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保险制度,有效落实工程质量责任,防范和化解工程风险,切实保证工程质量,保障工程所有权人权益。

解读:工程质量保险在我国刚刚起步,此次试点将其放在第二位,是为进一步强化工程质量终端责任的落实。


建立工程质量评价体系试点

通过工程建设各方责任主体自评、相关方互评、质量监督机构监督评价及社会评价等,形成对工程项目、企业主体直至区域整体的质量评价,同时可将评价结果与质量诚信体系、考核体系、市场监管体系等挂钩,推动各方提高质量意识,提升工程质量水平。

解读:强化市场现场联动,使工程建设各方主体不敢、不能、不想违法违规建设劣质工程,推动各方把促进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确保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试点

加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起重机械、安全监管机构及人员等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解读: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依靠传统的检查方式和反馈方式进行事后控制已经难以适应。

利用能够实时监控、全面监控、重点监控施工现场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实施安全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的信息化,可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隐患,达到有效控制施工伤亡事故发生。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试点

全面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切实提高建筑施工企业及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解读: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利于避免特大事故的发生。


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试点

落实新时期建筑方针,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后评估试点工作,建立后评估指标体系,完善配套管理制度,提升大型公共建筑设计水平。

解读:大型公共建筑对一个城市具有重要意义。一个好的大型公共建筑能节省大量能源,造福市民。


勘察质量管理信息化试点

通过影像留存、人员设备定位和数据实时上传等信息化监管方式,推动勘察现场、试验室行为和成果的质量标准化管理,切实提升勘察质量水平。

解读:信息化对提升勘察设计各方面具重要意义,利于提升勘察设计工作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双重预防机制试点

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和技术保障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和减少一般事故发生。

解读:发改委分别于2015年5月、2015年12月、2016年9月分三批向社会公众推介PPP项目,在这三批共计3,752个PPP项目中,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个数分别为17个、18个、22个,涉及总金额10,111亿元,占总投资金额的15.87%。

此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双重预防机制试点又被列入八项试点。由此可见,城市轨道交通可能在未来成为基建市场又一热门领域。



试点申报要求

请具备条件的省(区、市)积极选取单项或多项试点,也可以在上述八项试点内容之外,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自主申报试点内容。鼓励工作基础好的地方申报综合试点。

申报试点的省(区、市)应编制《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试点方案》,内容包括:

指导思想和原则、试点目标、工作基础、试点内容、工作进度、保障措施等。如申报多项试点,请分别编制试点方案。

本次试点周期为两年,请相关省(区、市)根据试点内容,妥善安排试点工作计划。


提    醒

请申报试点的省(区、市)于2017年5月31日前,将《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试点方案》报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并将电子版发送至zhiliangsi@163.com。

住建部将在各地申报的基础上,择优确定试点地区名单,统一组织推进试点工作。